学习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几个晚上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学习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永远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思路。"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艺高人胆大",国学大师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教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等这些大先生,他们的底气实在太足了,以至那些不好学的学生也不敢诋毁他们的尊严,而那些好学的学生更是只能"仰之弥高",心悦诚服地跟在后面,收获"从游"之幸福与快乐。"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读后感《学习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三、更新教学方式,建构生命课堂带领学生做程式化的教学,难以将师生的生命情怀尽情展现,并达成交融。特别是现代学生知识面较宽,思想较活跃,对新事物渴求较高。因此,古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要求了。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生命是人的根本,从古至今,关注和完善生命始终是教育的必然选择。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作为一项具有建构生命意义的活动,理应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和学习生活的乐趣;理应始终关注生命的差异,关注个体素质的提高,关注人格的健全,始终以成全所有生命中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对于21世纪来说,生命化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由孔子缔造,并付诸实施的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这一古典的教学形式其最基本的行动与观念乃是:置身于大自然中,有利于师生美好的生命情怀得到释放与交融,进而又在天地之气的感染下,激发、巩固生命已有的美好情怀,或者养成更加美好的生命情怀。甚至连龌龊环境中污染的心灵都可以得到净化———此即张载所说的"变化气质"。孔子之所以喜欢在大自然中教学,其最根本的考虑乃是通过对大自然进行审美,来达到其大教教心的目的。孔子总觉得,仁者、知者是那些爱山水的人,且能依靠对山水的审美来安端、加固自己的清澈仁心。在这一点上他就是榜样。他看见天体运行不止,就能体贴出其中的"健"美,看到大地的广袤无垠,就能感觉出大地具有滋养生灵、承载万物的至上仁德,所以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经常像他这样体贴天地之美。此即《周易》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说到底,天地之所以美,是因为孔子的心美。今天,"新式学堂"有许多教师与学生都在渴望乃至已在实践,到大自然中去陶冶一下压抑已久的心灵。如何在"新式学堂"程序化的、师生的美好生命情怀备受压抑的现代教学世界中创造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即因此成为中国教师自19世纪末期就开始遭遇的一大难题。今天的教师同样无法回避它,因此它堪称教学领域的"世纪难题"。当代教师在面对上述"世纪难题"时,首先需要解决的依然是自己的心灵,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心灵,这才是首要的功课,而不是将希望首先寄托于以技术的方式将大自然搬到教室来。能不能去大自然教学不是致命的问题,不过是为了品尝更好的教学形式。真正致命的问题仍是能否诲人不倦、授之以渔,像潘雨廷这样的教师,天地早已在心中,无论身居何处,都能讲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课来,让学生养成近乎天地的浩然之气。
所以,"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多的"心"与教。在此情况下,学生们也一定会谅解我们不能带他们投入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大自然,而我们自己也不会为无法置身于大自然的审美熏陶而遗憾不止。四、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和"师生心灵的共鸣"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同样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zwtc/duhougan/2016-03-30 081818/462571.html